黃昏鬧的定義
黃昏鬧,一般是指寶寶從晚上17點到19點的時間段比較容易哭鬧。每個寶寶黃昏鬧的時間不盡相同,大多是從天剛黑下來開始。有的寶寶會連續哭鬧近1小時,安撫也沒有用。寶寶為什么在這段時間容易哭鬧呢?
黃昏鬧的常見原因
1、習慣哄睡,想睡睡不著
有的寶寶習慣吃奶入睡,有的寶寶習慣抱著入睡,但到黃昏這段時間,是大多數媽媽能量最低的時段。如果寶寶之前都是習慣哄著入睡,在這個時間段,隨著媽媽體力和精力的下降,不能再像白天那樣哄睡,寶寶會更不容易入睡,哭鬧自然會增多。 想睡又睡不著,又會加重哭鬧,情緒激動會造成更加難以入睡,結果導致惡性循環,不??摁[。
對策:對于哄睡的寶寶,不僅是黃昏容易哭鬧,就是白天也很容易哭鬧。璐璐建議寶媽先規律喂養寶寶,按照寶寶的需求固定喂奶間隔,堅持吃-玩-睡的順序,抓住寶寶的睡眠信號,慢慢固定小睡時間,找出寶寶小睡的規律。如果白天的小睡每次睡眠時間大多在40分鐘以內,半夜醒來3次以上,就屬于有嚴重的睡眠障礙了,建議引導寶寶自己入睡,提升寶寶的睡眠質量。
2、中午小睡沒睡好,精神差
如果寶寶沒有睡眠障礙,小睡都可以自己入睡,但在黃昏卻不??摁[,有可能是因為中午的小睡沒有睡夠。1歲以內的寶寶大多數都需要午睡,一次午睡時間在1.5至2小時左右,最長不能超過3小時。如果寶寶本來需要睡1.5小時,卻只睡了一個小時,就會引起寶寶黃昏的哭鬧。
對策:可以提前讓寶寶進入夜間睡眠,喂奶時間可以提前。
3、之前的小睡時間過多
除了午睡時間不夠,還有一種情況是寶寶之前的小睡時間過多,比如總的小睡時間是3.5小時,本該黃昏睡的半小時,寶寶改到了中午去睡了,黃昏自然睡不著。但因為習慣還有第三次小睡,所以還是想入睡,睡不著寶寶就要哭鬧。
對策:如果給寶寶安排的小睡總時長還沒有睡夠,可以安撫寶寶的情緒,放小床,打開輕音樂,讓寶寶嘗試自己入睡(需要注意控制時長,避免影響夜間睡眠)。如果已經錯過了原來的第三次小睡時間,可以放棄這次小睡。第二天要注意控制白天的小睡時間。
4、母乳減少,沒吃飽
媽媽累了一天,很容易在黃昏時段母乳減少,寶寶有可能因為母乳不足而哭鬧。如果寶寶在17-19點左右吃完奶,馬上劇烈哭鬧,則有可能是此次喂奶不足。
對策:中午寶寶午睡時,媽媽也睡至少半小時。起來后吃個加餐,多喝水。如果傍晚喂完寶寶,看起來寶寶沒吃飽,可以左-右-左-右這樣循環多喂幾次(不適用于有奶睡習慣的寶寶)。
5、脹氣
脹氣寶寶最容易在黃昏時段哭鬧,哭鬧時會四肢蜷縮、排氣多。如果五月齡以下的寶寶出現“黃昏鬧”每周超過3天,每天連續哭鬧3小時,且持續3周,就需要考慮寶寶是否出現了腸脹氣。
對策:脹氣寶寶更需要規律喂養,因為不規律的喂養會加重寶寶的脹氣。要每天堅持多次給寶寶做排氣操,平時多練習趴。
把心態放輕松
樂力滋羊奶粉為大家做了以上的總結,希望可以幫助媽媽們理清思路。就算我們真的分析不明白,也沒有關系,保證寶寶的安全,放松心情,給寶寶一個微笑,一個擁抱,很可能寶寶就停止哭泣了。爸爸下班了,多陪寶寶玩一會兒,黃昏鬧,很快就過去了。寶寶成長的路上,會有我們滿滿的回憶,記得要享受每一天哦!